學習十九大精神共謀發展道路
公司全體人員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學習十九大精神:
十九大報告從十個方面總結了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變革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報告指出:“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運籌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變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效果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在黨的歷史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開創性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就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正是由于這些根本性變革與成就,這份輝煌的執政成績單,使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雖然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但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圍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狀況及其特點,我們必須牢固樹立落實新發展理念,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夠推動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任何理論都是時代的產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內生性特質和時代性特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豐富,十九大報告中用“八個明確”,從指導思想層面來進行表述,其在行動綱領層面的表述是“十四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這些重要提法是對黨的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最新總結,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科學方法論,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不折不扣地落實。
歷史方位已經找準,指導思想已經明確,十九大報告緊接著給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從現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完成后,我們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接下來的30年分為兩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目標需要全黨和全國人民付出艱苦努力,進行偉大斗爭。
十九大報告還從縱向維度把近代以來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現代化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和旗幟貫穿起來,體現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與時俱進又一脈相承。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開始,這個初心和使命就始終不渝,為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不懈奮斗,這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價值追求。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1964年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兩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使中國工業走在世界前列。1987年鄧小平第一次提出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并在黨的十三大明確下來。黨的十五大把第三步具體化,提出三個階段性目標,十六大進一步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鮮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任務。十九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這個目標將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間表提前15年,將第二個百年目標升級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十九大精神感召下,我們將按照已經繪就的美好藍圖和確定的宏偉目標,開拓創新、艱苦奮斗、苦干實干,不斷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進。